辽宁意邦水性漆厂家浅谈聚脲工程为什么会失败9
发表时间:2023-04-21 16:11 一、表面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聚脲工程失败大约80%与底材表面不当处理有关。 对于金属底材,喷涂前表面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酸洗磷化、机械打磨、喷砂抛丸等、而喷砂迄今为止仍是最佳的选择。原因有二:其一,喷砂后钢材表面清洁度有保证(≧Sa2.5);其二,喷砂后表面粗糙度有保证(Rz40-75μm)。而涂装前底材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不仅可以大幅增加聚脲与底材接触的表面积,还为附着提供了合适的表面几何形状,有利于聚脲与底材之间的粘接和涂层厚度分布的均匀一致;刚喷砂后的钢材,表面能增大,处于活化态,3小时内喷涂配套底漆,是涂料分子与金属表面极性基团之间相互吸引与粘接的最佳时期。涂装前表面处理除了喷砂除锈外,还应包括喷砂前除油和除去可溶性盐等污染物。而一般施工者认为喷砂可以把它们清除,但实际上喷砂只是把大部分的污染物深深嵌入钢材的表面,形成更加隐蔽、危险性更大的污染。 对于混凝土底材,混凝土基材强度普遍不高,可能是商品混凝土行业恶性竞争所致,这种底材如处理不当,极易出现涂层与基材脱壳现象。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表面浮尘和杂物以利封闭底漆渗透,而且要采用表干慢、渗透时间长的底漆,让其充分渗进底材、反应固化后锚固底材,底漆渗的越多,工程质量越有保障。对于表面光滑、硬度、强度均很好的混凝土或水泥地面(包括高标号混凝土、水磨石、大理石等),本身强度很高,关键是如何增加粗糙度保证附着力,因此地面一定要抛丸或者打磨,然后清除灰尘,薄涂一道封闭底漆。 二、关于底漆 喷涂聚脲弹性体反应速度很快,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也带来负面的影响,即对底材的浸润时间短,附着力差,因此选择一种配套性好的底漆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底漆用量很少,但如选择不当,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种后果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涂层缺陷(如鼓泡、针孔、局部发粘等)。同时,喷涂聚脲弹性体对底漆选择性很强,市售的一般底漆(如环氧富锌、无机富锌、聚氨酯底漆、醇酸等)与聚脲弹性体的附着较差。因此施工者在选择配套的底漆时,一定要进行验证实验,以免铸成大错。底漆在施工完之后。一定要严格根据原材料厂商的要求控制施工间隔,如施工间隔过长,也会导致附着力的丧失。 三、施工温度及湿度 大量文献介绍喷涂聚脲弹性体施工时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这是相当片面的。相对于其它普通涂料,聚脲受施工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小,但并不代表温度和湿度不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温度的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及反应程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化学反应,当温度每升高10K时,反应速度大约增大2~4倍,而聚脲也不例外。同时,聚脲反应过程是一个玻璃化温度逐步升高的过程,当其玻璃化温度接近固化温度(通常是室温)时,链段被冻结,反应速度变得异常缓慢,甚至停止。因此,低温固化聚脲的物理强度通常较高温固化聚脲低20-30%。 湿度的影响:如果湿度很大(如大于90%),底材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可能对聚脲本身物理性能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聚脲与底材的附着会产生致命的影响。湿度很大时,喷涂聚脲弹性体容易形成微泡。聚氨酯或者聚脲涂层发泡存在两种机理。 ⑴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CO,这属于化学发泡 ⑵水分在喷涂过程中被裹进涂层中,而聚氨酯和聚脲的化学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水遇热气化、膨胀,这属于物理发泡。由于氨基聚醚或氨基扩链剂反应速度很快,一般不会产生化学发泡,但物理发泡是难以避免的。据测试,在高湿度下施工的聚脲涂层比较干燥状态下施工的涂层密度下降10%左右,物理强度下降20%左右。 四、聚脲的后固化 俗话说“一分聚脲,九分施工”,好的材料要有好的施工,如果施工处理不当,会大大影响材料的性能发挥,甚至可能使工程失败。由于SPUA技术采用了新型的喷涂施工工艺,与传统的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的施工截然不同,因此SPUA材料的施工设计和工艺极为重要。不同的施工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应将底材情况,环境情况,应用环境等情况提交给专业技术人员。 |